今年出海已經成為了不少游戲公司的選擇,從騰訊網易這樣的大廠到中小公司,幾乎都在布局海外市場。為何國內的游戲公司們越來越熱衷于出海發展呢?有人說這是因對國內市場的變化而做的自救措施,也有觀點認為這是發展的策略。究竟是什么樣的原因讓出海成為游戲行業的熱潮呢?
2018年以來,“出海”一詞高頻出現在游戲行業。由于受“總量調控”、“版號申請”等行業政策變動因素影響,中國游戲行業發展進入“存量競爭”時代,游戲廠商中呈現的出海熱正在被市場解讀為一種分散區域風險及行業自救的行為。
然而,二級市場的強反應似乎并沒有影響企業自身對行業的信心,當投資者開始遠離游戲股的時候,回購自家股票也成為2018年上半年的市場焦點事件,包括騰訊、完美世界、游族、愷英、IGG、艾格拉斯、天舟文化等多家公司計劃或已在回購市面上流通股,昆侖萬維在發布半年報后,股價曾出現跌停,當時企業不僅取消了高管進行中的減持計劃,又提出了3-10億元的回購計劃。
仔細探究這背后,是海外收入的倍增。據《2018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上半年中國自主研發網絡游戲海外銷售收入46.3億美元,同比增長16%。海外市場5年增長近15倍。
從2013年中國游戲出海元年,2015年入圍世界游戲Top1000的中國游戲僅有47款,到2016年增長到84款。2017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收入達到2036億元,一舉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游戲市場;騰訊以181億美元榮登全球游戲公司利潤排行榜首位。
為何這些游戲公司都看好海外市場?首先,相比國內游戲的免費模式,歐美國家游戲的付費模式已經很成熟,玩家已經形成的付費習慣會讓企業的現金流保持穩定,此外亞洲的日本手游玩家的平均付費率超過60%,平均年花費為312.97美元,大約是美國的4倍。俄羅斯、中東市場也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未來會成為新的增長點。
其次,基于海外優質的行業基礎,產品優勢會在國際環境的歷練中凸顯,新款游戲上線后,無論在畫面、聲音、游戲機制的設計層面,還是操作效果、游戲世界觀、用戶服務等層面都會跟隨用戶的體驗一起成長更新。
更可以看出,游戲出海可以讓公司擺脫競爭日趨激烈的境內市場限制,能夠在全球范圍快速帶來巨大的消費群體。但同時正在為行業尤其是中小游戲企業發展置下越來越難以逾越的行業壁壘。擁有成熟的核心技術與豐富的產品經驗者必將快速搶占市場,最大化地分享國際化所帶來的市場紅利。
??? 而國內游戲廠商可以出海的背后也是游戲模式的創新和技術的進步與革命。早期的客戶端游時代,新產品開發時間至少需要四年,不同市場間本地化切換至少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而目前在移動游戲時代,開發時間可縮短至六個月,本地化切換僅需要一個月的時間,而且產品數量大幅度提升,能夠滿足不同市場需求。要跟上如此快的節奏,需要憑借游戲運營業務中對玩家需求的深刻理解,此外性能優異、穩定性強的游戲引擎、游戲框架等核心技術,是企業持續推出高質量精品游戲的重要保障。
現如今中國游戲廠商不論是從IP的獲取、研發、獲客買量、大數據用戶畫像,還是延長生命周期、增加用戶體驗都顯得更懂海外玩家,基于對玩家的深刻理解,一系列彰顯中國元素的游戲作品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玩家的青睞。可以看出,游戲出海不是自救而是策略,更是中國文化輸出的代表。
趕快咨詢客服
? ? ? ? ? ? ?tel:18652263285(小龍)
? ? ? ? ? ? ?tel:13270282266(海唐)? ?

掃描二維碼關注溪谷軟件微信公眾號哦!
掃一掃二維碼
關注視頻號查看視頻